IP 分布式中的 IP 协议和标准有哪些?

产品中心
会议系统
广播系统
IP 分布式中的 IP 协议和标准有哪些?
发布时间:2025/10/22浏览量:31

在多媒体与广播行业向 IP 化转型的浪潮中,IP 分布式技术凭借 “一根网线传所有” 的灵活性,正逐步替代传统点对点的 AV 连接。而支撑这一技术落地的核心,正是一系列量身定制的 IP 协议与标准 —— 它们就像 “交通规则”,规范着音频、视频、 metadata(元数据)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、同步方式与质量保障,让复杂的分布式 workflows(工作流)得以顺畅运行。


一、基础认知:IP 分布式为何需要专属协议?


传统 AV 依赖 HDMI、SDI 等 “点对点” 连接,信号传输路径固定,难以应对现代生产中多设备协同、远程操控、大规模扩容的需求。IP 分布式通过以太网将音视频信号拆解为数据包传输,却面临三大核心挑战:


  1. 同步性:音频与视频需毫秒级对齐,避免 “声画不同步”;实时性:直播、会议等场景下,信号延迟需控制在几十毫秒内;
  2. 兼容性:不同品牌的摄像机、调音台、显示器需无缝互通。


专属 IP 协议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生,它们在通用以太网基础上,增加了音视频专属的 “优化规则”。


二、核心协议与标准:四大技术方向解析


IP 分布式的协议并非 “非此即彼”,而是针对不同场景(广播、企业 AV、直播等)形成了四大主流技术体系,各有侧重与适用范围。


1. 广播行业标杆:SMPTE ST 2110


SMPTE2110.png


如果说 IP 分布式是 “数字高速公路”,ST 2110 就是广播领域的 “高速公路建设标准”。它由国际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(SMPTE)制定,是目前专业广播机构(如电视台、影视基地)的首选协议,核心特点是“拆分传输、精准同步”。它并非单一标准,而是由多个子标准组成的 “家族”,各司其职:


  • ST 2110-10:负责 “时间同步”,通过 IEEE 1588 PTP 协议,让所有设备共享同一 “时间基准”,确保视频、音频、元数据帧对齐;

  • ST 2110-20:专注 “无压缩视频传输”,支持 4K/8K 超高清、10-bit 色深等广播级画质,是大型演播室的核心选择;

  • ST 2110-30:处理 “音频传输”,兼容专业音频标准 AES67,支持多声道(如 5.1 环绕声)的超低延迟传输;

  • ST 2110-40:传输 “元数据”,包括字幕、时间码、设备控制指令等,保障传统 SDI workflow 向 IP 迁移时的功能完整。


适用场景:电视台直播、电影后期制作、大型体育赛事转播(如奥运会)。


2. 专业 AV “桥梁”:IPMX


IPMX.png


IPMX(Internet Protocol Media Experience)是为企业、教育、会展等专业 AV 场景量身定制的标准,它以 ST 2110 为基础,却更注重 “灵活性” 与 “易用性”,相当于给 ST 2110 “加装了适配民用场景的接口”。相比 ST 2110,它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点:


  • 同步更灵活:支持 “可选 PTP 同步”,既可以像广播场景一样精准同步,也能兼容无 PTP 的普通网络(如企业会议室现有局域网);

  • 兼容性更强:直接支持 HDMI 2.0/2.1 协议,能无缝连接投影仪、电视等消费级设备,无需额外转换器;

  • 安全有保障:内置 “隐私加密协议(PEP)”,支持 HDCP 2.3 版权保护,适合企业董事会、高校保密会议等场景。



伟乐IP分布式.png


伟乐IP分布式系统就是基于IPMX开放标准而量身定制的AV-OVER-IP解决方案,特别适用于:电子竞技,高校课堂,远程医疗,企业报告厅、高校多媒体教室、演唱会现场大屏控制。


3. 直播与轻量生产首选:NDI


NDI.png


NDI(Network Device Interface)是由 NewTek 公司推出的 “轻量级协议”,主打 “即插即用、低门槛”,堪称 IP 分布式领域的 “家用轿车”—— 不需要复杂的网络配置,普通千兆网线就能实现多设备协同。它的核心亮点在于 “平衡效率与体验”:


  • 带宽适配灵活:提供三种格式应对不同需求:


    • NDI High Bandwidth:用 SpeedHQ 编码,保障广播级画质,适合本地高清直播;
    • NDI|HX:用 H.264/H.265 压缩,带宽占用降低 90%,适合远程直播(如抖音、B 站主播多机位切换);
    • NDI|H3:混合模式,80Mbps 带宽就能实现接近广播级的画质,兼顾成本与质量;


  • 功能全面:不仅传音视频,还支持 “双向数据传输”—— 比如通过网络控制摄像机的 PTZ(云台),或实时显示 “哪台摄像机正在直播” 的 Tally 灯信号;


  • 生态丰富:Adobe Premiere、OBS 等主流剪辑 / 推流软件均支持 NDI,松下、索尼等品牌的 PTZ 摄像机也内置 NDI 功能。


适用场景:中小型直播(如电商带货、线下活动直播)、教育录播、企业内部培训。


4. 专业音频专属:Dante


DANTE.png


虽然前三种协议均支持音频传输,但在专业音频领域(如音乐厅、剧院、大型会议的音响系统),Dante 协议仍是 “黄金标准”。它由 Audinate 公司开发,专注于解决多通道音频的 “低延迟” 与 “稳定性” 问题。其核心优势在于:


  • 超低延迟:在千兆网络下,音频延迟可控制在 1 毫秒以内,远低于人耳可感知的范围,适合乐队现场演奏、话剧等对音频同步要求极高的场景;
  • 多通道支持:单条网线可传输数百路音频信号,无需像传统音频系统那样铺设大量 XLR 线缆;
  • 兼容性广:雅马哈、百灵达等品牌的调音台,舒尔的无线麦克风,以及各类音箱、音频接口均支持 Dante 协议。


适用场景:音乐厅音响系统、剧院扩声、大型会议中心的音频部署。


三、如何选择?关键看三大场景需求


IP协议.png


面对多种协议与标准,无需纠结 “哪个更好”,而是要根据自身场景的核心需求匹配:


  1. 看行业:广播、影视制作选 ST 2110;企业、教育、会展选 IPMX;直播、轻量生产选 NDI;专业音频场景优先 Dante;
  2. 看网络条件:普通千兆网络可满足 NDI、Dante;4K/8K 超高清或无压缩传输,需升级 25G/100G 以太网(适配 ST 2110/IPMX);
  3. 看设备生态:优先选择现有设备已支持的协议,避免额外购置转换器增加成本。


四、未来趋势:协议会 “大一统” 吗?


短期来看,各类协议仍会 “各司其职”—— 毕竟广播、企业、直播等场景的需求差异显著。但长期趋势是 “互联互通”:比如 IPMX 已实现与 ST 2110 的兼容,NDI 也在逐步支持 PTP 同步协议,未来不同协议的设备有望在同一网络中协同工作,进一步降低 IP 分布式的部署门槛。


IP 分布式的核心价值,从来不是 “替代传统 AV”,而是通过灵活的 IP 协议与标准,让音视频传输摆脱物理线缆的束缚,适配更复杂、更多元的现代多媒体生产需求。选择对的协议,就是为自己的 AV 系统搭建了 “可成长的数字底座”。



咨询我们
留下您的信息,我们将第一时间和您获取联系!
*公司名称:
*您所在地区:
* 姓名:
*联系电话:
https://work.weixin.qq.com/kfid/kfc86d60d15a47c0174
400-930-9311
咨询我们